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论文 >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之重塑研究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之重塑研究

来源:期刊网  作者:  导师:  时间:2018-05-30  点击:1178

  当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院制度,不仅对于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专业化程度、审判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国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强化、科技创新的推动同样意义重大,也从司法改革层面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深层次的保障。同时,与国际社会知识产权审判趋势接轨,增强在此领域的国际话语权。2014年末先后成立的北京、广州、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从决定设立到实际运行,一直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诚然,对京、沪、穗知识产权法院设置及运行现状展开实时分析与考察,关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效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因而本文在借鉴该领域专家学者和司法工作者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以及对“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和我国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现状深入分析,并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最终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的重塑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

  本文分四部分来论述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置历程、构建现状以及构建路径,以期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模式的重塑规划出美好愿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程。

  第一部分就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概况展开论述。首先指明知识产权法院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司法权独立、性质等级确定等共同特点,然后阐述知产法院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加强知产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审判资源的效用、统一法律适用以及顺应司法改革潮流、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最后,详细列举在我国设立知产法院已经具备的理论研究、物质条件,由此归纳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特点,也为下文的论述做出铺垫。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与之前的“三审分立”审判模式横向比较,客观真实的对该模式进行评价,认为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缺乏合法性依据、缺乏系统化和适用上的普遍性以及诉讼程序不平衡、审级不衔接。紧接着分析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院模式的主要内容,从其设立数量及地点、级别和管辖范围、内部人员配置进行深入探究,既肯定了知识产权法院作为一种新构建模式、新审判实践与“三审合一”模式相比优势明显,也指出了其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弊端。综合比较,认识问题之所在,为后续工作的提升与改进指明方向。

  第三部分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等域外知识产权法院设置运行状况深入分析,如日本的大合议制度以及调查官、专门委员制度,从这些具体的内部设计进行考察,取其精华,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加以合理借鉴与融合,使之在汲取异域风采的同时绽放本土特色,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模式。第四部分是建立在对我国知识产权法院成立条件的分析、对“三审合一”审判模式、现行知识产权法院模式利弊的分析以及对域外司法实践的合理借鉴前三部分基础之上,从立法、执法、司法多角度切入,针对构建知识产权法院应遵循的原则理念、知识产权法院的性质等级及内部体系安排、审判人员的遴选与培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这几方面具体阐述对策建议,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的重塑勾画出一副美好愿景、提出一系列实际可行的建议。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院审判模式的重塑、为司法改革进程的推进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本文关键词: 可乐 外科学 分析 机械制造 需要注意什么 稀土 加拿大 教科研 军医大学 司法 攀枝花 软件 公交 新经济 农电 发表创作 电子技术 工程技术 广义 淮阴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