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汉语中的以“拿/就/以”为前置词的话题介词框架进行研究。不包括文前的引言和文末的结语,全文一共四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框架“拿……来说”进行考察。对框架的前置词和后置词以及框架的整体作了解,并探讨了中间成分的构成及框架形式上的特点。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描写。句法上主要是句法分布和句法功能;语义主要涉及介词“拿”和其后面介引的中间成分的语义关系;语用上,主要对该框架的话语功能、话题标记功能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框架的隐现机制。
第二章对“就……而言”进行描写。对该框架的不变项进行考察。“就”是介词,“而论”是准助词。框架的中间成分的构成。对框架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进行考察,并分析中间成分与后续句成分的语义关联。框架的语用功能也是多样的,其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省去。
第三章研究分析介词框架“以……而论”。对准助词“而论”的语法化过程作出分析。框架在形式上有一些特点。其句法位置与其句法功能密切相关。语义上,主要分析中间成分与后续句成分的语义关联。话语功能主要是话题标记功能。另外,该框架的隐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对三类框架进行性质的界定并且作了比较研究。框架存在共性也有个性差异。共性主要是句法功能、变项构成分的共性,个性的差异集中在所介引的话题类型和语用功能上。本文关键词:
长白山
核心论文
零部件
哮喘
辽阳
奖励
聚集效应
成功之路
氮肥
辽河
初任
广告
转播权
高级经济师论文
大班
督导政策
乳腺病
美术界
露天
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