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和动词是大多数语言中最重要的词类,因而名动之间的转换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就汉语来说,名词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变化直接被用作动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已经比较常见。现代汉语中,名词被用作动词的现象也相对比较普遍。因此,名词动用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语言创新现象的本质。回顾名词动用的研究历程我们发现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都曾经从不同的理论出发,不同程度地对名词动用现象做出描写和阐释,他们的努力对于更好地理解这一语言现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已有的名词动用研究存在以下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对于汉语中名转动词语料收集不足,只局限于对个别典型的名转动词例子的分析、解释等。并未对汉语中名转动词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未能展示出汉语中名转动词的全貌。二是前人的研究中涉及名转动词在各种体裁中的分布情况较少。三是对现代汉语名转动词的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语法隐喻,对名转动词的机制以及名转动词语义的理解应有所突破。为了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一是收集现代汉语名转动词语料,建立现代汉语名转动词的转类语料库。本研究基于《现代汉语词典》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作者首先将《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标注了名词词性的词输入到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下载相关的语料,并借助名词和动词的基本特征以及动词的句法槽进行甄别,收集所有包含名转动词的语料。建立名转动词语料库。此语料库可以清楚的展示现代汉语中有多少个名词正在经历名转动词的转类过程。同时,读者可以看到在何种体裁下名词被用作了动词以及转类语料详细来源;二是对名转动词的语料进行描述。本研究试图对名转动词的语料进行全面的描述。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对名转动词的语料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描写的基础上,分析了转类语料的分布、转类频率以及语料的来源;三是解释名转动词的语料。作者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名转动词转类的机制以及名转动词语义的理解。本研究共有6章,第一章介绍了名转动词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从语法、修辞、认知以及对比等角度介绍了当前名转动词的研究情况。第三章对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呈现了语料收集的过程以及收集方法等。第四章对名转动词的语料分布情况做了描述。第五章是语料解释,作者采用了概念合理论对名转动词的机制以及名词转类动词的语义理解做了解释。第六章是总结部分,在本章中,作者介绍了研究的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本文关键词:
电教
化学分析
文本
考博士
长白山
美术教育
金山
药学论文
写作技巧
几层
师范专科学校
神经
美丽乡村
人间
智能家居
通信
流行色
科技型人才
车辆
气功